首页

优美之家umhome

时间:2025-05-29 12:17:52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86521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家统计局: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

针对该事件所暴露问题,我局已向当事人赔礼道歉,并取得谅解。我局也将切实加强队伍教育管理,提升执法水平,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衷心感谢大家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王一博等赵丽颖

“海鹰AI系统能提供实时气压、风场、海浪等20多种海洋生态环境要素信息。”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新军介绍,该系统结合金枪鱼生物学、生态学、渔场学等特征知识,采用大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金枪鱼中心渔场预报和中长期资源量预测,有助于推动金枪鱼渔业科学生产和管理。

川渝火锅“飘香”链博会

路透社最新消息称,其本周二(23日)看到的信函内容显示,美商务部在给美国国会的信中对此作出回应称,正努力审查“潜在风险”,并评估是否应采取适当行动来有效解决任何潜在问题。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也称,需要谨慎行事,以避免伤害参与研发的美国企业。

深圳邮局海关在转运货物中查获海洛因1565.6克

今年以来,新疆铁路部门优化中欧(中亚)班列运输组织,提升中欧(中亚)班列开行质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欧(中亚)班列在新疆汇聚、通关。

武汉大学举办高中生赏樱专场

“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研制,目前有108颗卫星在轨运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今年1月,长光卫星成功完成我国首次星间激光100Gbps超高速高分辨遥感影像传输试验,为解决超高分辨遥感星座海量影像数据实时下传问题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